学校教育应该怎么做(学校教育怎么做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结合)
【编者按】
70年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世界。他指出,科技和人文的分离,必然会导致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喜谈人文的边缘人。而今,对于“半人时代”的探讨愈发激烈。如何避免“半个人教育”?答案或许就在核心素养里。一起来听听临海市回浦中学王卫兴校长的看法吧!
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教育要为生命成长奠基
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王卫兴
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什么?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一直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度聚焦学科教学的容量、深度和难度,着力于分数的教与学,却缺少对学科教学本质和教育价值的关注与反思,导致我们的教育重分数轻育人,显得“目中无人”。而今,新课标的实施让核心素养成为一把衡量教育的“新标尺”“新坐标”,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让教育能真正地赋能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生命成长奠基。
展开全文
回浦校训
01
教育要回归初心
学校应成为“最懂教育的地方”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当下的教育很有必要回应这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功能是让“动物性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生产与生活。因此,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学必须回到原点、回归初心。
成人仪式
我们的孩子未来将面临什么挑战?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核心素养打开了新的视域,让我们再次理性思辨学校教育的定位,重新认识人的发展内涵。学校教育要把每个学生当做真实的人去教育,而非把学生的全部时间耗费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
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他们需要诚信、友善、勤奋、担当等基本品质,具备自理、自立、自力、自强等基本能力,掌握实践、创新、求真、发展等基本素养。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面对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有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既要做到“有教无类”——对差异的包容,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个性的回应,更要做到“文以化人”——对素养的聚焦,为学生精神发育、破土成长提供源动力,成为“最懂教育的地方”。
徒步毅行
02
教育要予以希望
以“生本”传递生命成长的温度
现实教育的“化约主义”让学校教育屈从于功利、屈从于选拔,“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扭曲教育本来的面目。家长渴望赢得孩子的教育,然而,“赢在起跑线上”体现了对孩子教育的过度关注与极度焦虑,激烈的竞争促使了教育的内卷,严重透支孩子们的能量而最终可能让他们“输在终点”。教育不能过度推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而是要让孩子满怀希望的走下去。
篮球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教育只有尊重个体的学习与生活,才能促进个体自由自觉的成长。《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教育目标具体化,对落实和践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应当思考师生的起点在哪里,走向教育目标需要哪些支撑和保障,如何构建学校管理的核心制度,以实现多元化的课程设计、立体化的教学组织、主体化的课堂教学和全面化的教学评估。当下的“STEAM教育”“现象教学”等所呈现出的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是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和自主发展路径的创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用教育的温度培育与滋润生命的成长。
模拟政协
03
教育要锚定素养
构建“素养立意”的常态化图景
从学科知识传授转向学科素养培育,学校教学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和艰巨的任务:学科本质的高度概括、学科内容的整合重组、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等一系列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全新突破。教育要锚定核心素养,学校要真正进入课改的核心区,需要一场面向自我的宣战,须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以攻破前行路上的阻碍。
创意编程
从学校层面看,需要做好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思辨如何架构起更高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态,形成自上而下强大的课程建设的牵引力,实现课程对教学本质和学习意义的回归。让学生沉浸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形成崭新的思维视角,深度理解学科逻辑且不断汇聚起来,建立世界认知的逻辑并逐步内化,核心素养就会在这样的“心灵之土”中生根发芽。
从教师层面看,作为课堂教学关系的主导者,要重新定位角色功能,突破课堂时空、教材局限,以“素养立意”的教学唤醒学科的活力。语文学习课堂中语言思维的发展从“感悟”到“思辨”再到“研究”;物理的科学探究以猜想假设、推理论证、交流反思、质疑创新等点燃科技之光;历史课上人人都像历史学家一样去考证材料、评判证据、思辨分析;地理学科的社会调查、户外考察、模拟实验让实践力在行动中绽放……让孩子们的学习场景能清晰听到素养生根、发芽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今天获得“面向未来”的发展力量。
国际课程
今天,谈核心素养,是因为我们忧虑“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我们希望学校教育能展开真实的重构,把素养目标放在最中央,实现学科教学的重塑、互连、融合、升华;谈核心素养,我们希望教师走向阅读型、思辨型、研究型,成为全新学习背景的提供者、成为全新学习维度的启迪者、全新学习方式的创生者;谈核心素养,我们希望深度拓展学习者的认知边界,推动他们思维结构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升级,成为迈向未来人生的可迁移、宽尺度、有张力的内在品质;谈核心素养,是因为我们体会到知易行难,我们已经看见了路,不能只游走徘徊在路的边缘,必须坚定地踏上去并一步一步走下去……
作者简介
王卫兴,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校长。曾获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精彩文章
百名校长谈教育|孙礼:涵养生态促发展,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百名校长谈教育|王坚:教会学生“说”出来 山区教育“亮”起来
百名校长谈教育|陈未娅:教育,也是一场成年人的自我革命
百名校长谈教育|郭文彬:内涵发展铸品牌,让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工匠
来源:秘书处、临海市教育局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