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设计意图教案模板(幼儿设计意图教案模板中班)
建构活动区是班级区角游戏的热点区域,而积木游戏又是建构活动区中的“明星”材料。在这样的区域游戏中孩子有着怎样的学习与发展,我们需要借助观察看见不同经验基础的幼儿在区域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并借助对话补充完善观察信息,借助常模分析核心经验,在此基础上精准把握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兴趣与需求,进而有效地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帮助,让每一个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建构经验,享受成长。
我们都知道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他们主动建构的经历,而非来自与外部信息的灌输与复制。因此我们常常创设丰富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直接运用多种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并在与材料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自我、感知世界、建构成长经验。而积木游戏所蕴含的丰富材料与经验知识,正是支持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主动建构经验的理想活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积木活动区中借助观察解读,补充对话,支持跟进,最终实现积木游戏教育价值的落实以及推动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呢?
”
01/ 观察记录,呈现游戏经历
1.观察计划:活动背景与观察目的
表一:幼儿园游戏观察计划表
观察对象:涂涂
对象年龄:4岁9个月
观察地点:晨间区域积木建构区
成人人数:2人儿童人数:5人
观察者:王禹
观察时间:10月12号上午8:32—8:35;8:38—8:42
观察目的:中班幼儿自主建构的能力水平。观察内容:目标儿童在积木建构区的建构主题、建构行为以及对应主题的语言描述内容。
观察背景:1.环境空间背景:(图1:班级积木建构区环境图)2.材料背景:中班标准积木一套,本次观察中目标幼儿使用三种类型的积木:成对小三角形积木、小圆柱体积木以及斜坡式积木。3.活动背景:晨间区域游戏环节,点点、乐乐、队长和宣宣在建构区搭停车场和赛道,涂涂一个人在一旁用地上散落的积木自己独立建构游戏中……
展开全文
2.记录呈现:幼儿行为与建构作品8:32—8:35 场景一:
①首先涂涂在斜坡式积木的高点旁边用4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②-④而后涂涂将1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长边对着大正方形的边,而后在三角形的顶角一个接着一个整齐排列4个积木。
⑤-⑥接着涂涂拿起2个小圆柱积木从斜坡积木上推动,沿着大正方形、4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前进,一边推动一边嘟哝着“呃,啊……”并将排列好的积木“打乱”
⑦-⑧“打乱”后,涂涂重复上述第一步,只是大正方形是角对着斜坡积木的边。而后再在大正方形的对角处用2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小正方形,再接着小正方形的边一个接一个的拼上2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
8:38—8:42 场景二:一开始涂涂面对4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拼成的大正方形,左手拿出一个斜坡积木放在大正方形的左侧,又将上方的斜坡积木对称放在大正方形积木的右侧,刚放下,右手将斜坡积木拿到正方形的下方,左手将左侧的斜坡积木挪开。而后将有裂开的大正方形归整齐。再接着停顿了约2-3秒右手拿起一个小圆柱体积木放在大正方形的右侧,左手也挪过一个小圆柱体积木放在左侧,完成后又拿起一个小圆柱积木放在大正方形的上方。 (如图2,笑脸为涂涂所在位置)
(图2)
而后在右侧的小圆柱体积木旁边放在两块相对的斜坡积木,涂涂又拿起一块斜坡积木放在下方,完成后他爬向身体右侧,膝盖将刚刚放好的两块相对斜坡积木撞散,自己发觉后用手恢复原样。停顿越3-5秒后拿掉右侧的小圆柱积木,将相对的斜坡积木也拆掉,一块先放在下端与下方的斜坡积木相对,另一块放在左侧。完成后他右手拿起一块小圆柱积木在地面点了几下,放到了下方的斜坡积木后面。 (如图3)
(图3)
再接着涂涂一个接着一个的在小圆柱体积木下方排列了四个成对小三角形积木,再接着放3个有间隔的直线小圆柱体积木,完成后将左侧的那个小圆柱体拿在手上,而上面刚刚 排列好的3个小圆柱积木被点点的腿不小心碰乱。涂涂将排列好的小圆柱积木向左侧挪动呈弯道。接着把手上的1个和地上的2个小圆柱积木沿着弯道搭到旁边小伙伴搭好的高架桥边,又拿起一个地上的小圆柱积木放在弯道的下方。接着他转身爬向建构作品上方拿小圆柱积木时膝盖又碰乱大正方形,归整齐后转到身后拿起两个小圆柱积木放在三角形积木旁边的小圆柱积木。 点点转身问涂涂:这是什么啊? 涂涂嘟哝了两句(没听清),点点看了他一眼,他又说了一句:“勇者大冲关啊!勇者大冲关的”说完又把左侧的斜坡积木拿到了上方,放好后抬头露出微笑……
(图4:涂涂建构作品示意图)
【反思视角】幼儿行为观察,有计划有目的的日常保教行为,有方法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手段,有重点有取舍的儿童研究内容。它让我们客观详实地再现个体或集体幼儿在具体的经历中有着怎样的经验基础、有着怎样的能力水平,有着怎样的兴趣需求。加之观察前对环境材料的背景描述,让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观察现场的信息,为后续有效支持幼儿的发展提供依据。
02/ 补充对话,了解行为背后
1.交流回顾,看懂幼儿的行为
(1)游戏后分享交流大家说的环节,涂涂“今天我在建构区,自己一个人搭了一个勇者大冲关,这个很好玩的。”
(2)对话说的环节: 首先教师装傻式发起:“刚刚,涂涂说他搭的是……?”众幼儿回应“勇者大冲关”。 其次教师继续疑问式上扬语调“勇者大冲关?” 涂涂交流:“这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20频道,江苏卫jiàn(视),这个是游戏,女生六关,男生有很多关;嬉戏谷也有的,有不一样的机会,2次,3次,4次……” 接着追问集体游戏“这是闯关游戏,怎么玩啊?”小组幼儿七嘴八舌地抢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满足集体幼儿说的需要后,再跟进涂涂借助图片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游戏过程:“这是梯子,掉到水里就从这里爬上来,而后小圆柱积木就是小人,这个大平台上出发,向前进不能掉到水里,就成功获奖了。王老师,你要挑战吗?我给你2次机会。不,3次机会……”
2.个别谈话,读准幼儿的建构行为
午餐结束后,一边看着他的建构照片和视频,一边对话交流。“涂涂,我看你闯关的时候,小圆柱小人一闯关的时候,你拼的东西就全部乱了,怎么回事啊?”“这是都是机关啊,那个电视的东西都会跳跳转转的,一幢人摔倒就掉到水里了?”“那这是什么机关啊?”我指着上图4列的成对小三角形积木部分问道。“这个没有什么的,很简单,我就随便搭搭的。”
……
【反思视角】
幼儿行为的背后隐含着诸多不被眼睛、耳朵捕捉到的关键信息,及时的补充对话能够让我们真正实现客观详实地记录幼儿的行为、表情、情绪乃至内在思维。借助游戏后分享交流、个体谈话、画语表征等方式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图、需要和真正的动机,从而有力地避免观察中的主管臆断与成人视角。
03/ 行为解读,理解核心经验
结合刘焱教授《儿童游戏通论》中对积木建构游戏中的相关论述,跟进观察目标幼儿在积木建构区建构的主题、建构的方法以及建构作品的相似度与复杂度,这一次从建构的兴趣意图、建设的节能以及建构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就本次观察:
(1)首先就建构的兴趣意图,涂涂一个人主动、独立、自主创造完成勇者大冲关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就观察的时间建构3种冲关作品,模拟游戏3次,有着积极的体验。与此同时在交流中可以再现其借助电视节目的环境影响,创造性地第一次在游戏中借助积木建构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表征水平。
(2)其次在本次观察中涂涂 在建构形式上是以平铺与重复为主,但我们不能仅凭直观的建构行为和结果作判断,在后续与涂涂的谈话补充中,我们对照常模表现可以发现他此次的建构的技能是为游戏而建构,因此有着积极表现和和创造自己想要的游戏“情节”。
(3)最后就建构作品本身在建构过程以及后续的交流中,我们又可以发现,不同的局部赋予不同的游戏意义,而且在建构过程中 美感(型式、对称、平衡、均衡)、想象与创造在其中有表现。例如对称于正方形两侧的斜坡积木、正方形的平台型式、想象落水爬上来的楼梯以及后面的多重关卡。
此外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我们又可以发现:
(1)语言:在点点对涂涂讲话时他能回应。能较为连贯完整地说出自己的建构来源、主题、过程。
(2)社会:在建构游戏中,涂涂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建构,而建构到与小伙伴作品相邻地方的时候,能自己独立改变作品方向解决问题。
(3)科学:在建构“勇者大冲关”过程中不断调整改变, 动手动脑探索不同积木设计摆放的位置,并乐在其中。而且通过电视节目的观看,对勇者大冲关的积木建构与已有认知经验进行比较转化为个人建构作品。此外建构作品的完成说明涂涂能感知冲关现场的形体结构特征并拼搭出造型。【反思视角】
看见幼儿的具体行为,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兴趣倾向、经验基础与动机需求,还需要我们架接理论常模,更为科学精准地理解幼儿行为中的关键经验、学习发展与后续需要。只有正确把握幼儿的优、有与缺,我们才能在普适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上为每一个独立地个体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宜性的支持引导,从而真正实现观察了解幼儿、支持幼儿的教育价值。
04/ 反思优化,支持学习发展
1.观察,本身就是支持持续跟进观察涂涂类似表征游戏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涂涂真正的发展优势。同步检验自己在本次观察过程中的评估,为下一阶段个体幼儿的跟进支持提供有效的客观数据信息。
2.对话,拓展兴趣需要——及时反馈 可以跟进继续个别对话交流,鼓励引导涂涂自我发现、探究对冲关游戏的感知,激发他自主体验的兴趣,后续可借助观察、游戏后分享交流、任务导向等启发涂涂如何在班级借助不同的游戏材料表征或实现这一游戏愿望。
3.支持从环境空间、材料展开——备游戏环境、材料 根据现场两组幼儿共同游戏的的空间,需要拓展积木建构区的空间大小,并引导幼儿关注与对方的空间距离,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建构计划规划自己的建构空间。此外光滑的地砖在入秋后影响幼儿的身体,需要铺设相对厚且平整的地毯材料,既保护幼儿着凉,又能保护积木材料。而对于涂涂的冲关游戏,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人物玩偶、标识标记、记录笔纸等,丰富建构主题、引发为游戏而建构、诱发幼儿自主记录自己的游戏经历等。
4.家园共育——看见真实、完整的孩子 根据之前与家长的对话经验以及家庭对涂涂的认知理解,与涂涂家长沟通跟进让他们了解涂涂在表征的形式上不能仅凭绘画或语言表达来论断,引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并协同跟进支持涂涂在游戏兴趣需要的满足,触动涂涂更为积极地自主思考与创造表现。
5.个别化支持——经验拓展 而其他在建构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游戏的象征性以及借助生活还原生活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预设但不能“越界”,在启发涂涂的同时可借助游戏后分享交流、作为首席的平行或联合游戏,触发涂涂自主的感受与需要 ,拓展相关复杂、高级的建构技能。
此外作为个体经验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借助区域故事的环境分享,诱发其他幼儿的模仿学习,鼓励班级幼儿多元化地借助各种材料表征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升班级整体游戏水平。
05/ 编后语
我们都知道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来源于他们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实践经历,而非外部信息的灌输与复制。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创设丰富的环境与材料让幼儿直接运用多种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并在与材料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自我、感知世界、自主建构经验。而积木建构所蕴含的教育性、建构性、操作性、象征性与创造性等特质,正是支持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主动建构经验的理想活动。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 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