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英语PPT(元宵节英语ppt介绍)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2023届初三语文专题汇编:古诗文阅读(一)
(一)
【丙】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全文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勾践卧薪尝胆①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5.【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身自耕作(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8分)
(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
(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的作用;
(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这一成语来概括。
9.三篇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各有侧重。(6分)
【甲】诗启发我们:
【乙】文启发我们:
【丙】文启发我们:
答案
5.(2分)B
6.(2分)(1)(被)选拔、(被)任用(2分) (2)劳作、劳动
7.(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重点字词:“故”“任”“于”)
8.(1)(2分)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 2)(2分)最终获得了成功(有所成就);(2分)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2分)卧薪尝胆
9.(2分)(1)面对困境,要有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 2分)(2)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忧患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 2分)(3)“知耻而后勇”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忍辱负重、刻苦奋发,才有机会一雪前耻。)
(二)
【甲】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①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②?”孔子曰:“括③而羽之,缺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注释]①揉:用人工把竹木之类变形。②何学之有: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③括:这里指给箭的末端做一番加工。
5.【甲】诗的作者刘禹锡,我们曾经在教材中也学过他写的《》一文。(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四时俱备()(2)子路见孔子()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
B.但是要用你的的能力努力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
C.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赶得上呢?
D.只是凭借你的天赋才能,再加上你学习,怎么会有人和你一样?
8.【甲】诗和【乙】文的写作对象都很明确。前者是写给,后者是写给。【丙】文标题的意思是。(3分)
9.【甲】诗和【乙】文中都有景物描写,但写法和效果不同。请以画线句为例作简要分析。(4分)
10.【甲】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乙】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丙】文结尾子路“敬受教”是因为他明白了的道理。(6分)
答案:
5.陋室铭(2分)
6.(1)全,都(2分(2)拜见(2分)
7.C(3分)
8.白居易(1分)谢中书(1分子路受到教诲(教导)(1分)
9.以“沉舟”和“病树”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2分)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晨昏中猿鸟、鱼儿富有生机的景象(2分)
10.[甲]诗作者:感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2分)[乙]文作者:问候安慰友人,与之同享寄情山水之乐;(2分)[丙]文蕴含的道理: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和修炼也很重要(2分)
参考译文: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柔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牛皮(做的铠甲),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听后拜了两拜说:“多谢(先生)教导。”(选自《孔子家语》)
(三)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①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②,更互杂剧。万姓③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④。
[注释]①御: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御街,指京城中皇帝出行的街道;后文的御座,指皇帝的座位。②钧容直:宋时从禁军中选拔组成的仪仗乐队。露台弟子:宋元时称民间剧团的艺人。③万姓:万民,百姓。④山呼:封建时代对皇帝的祝颂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
5.【甲】文的“太守”是北宋文学家(2分)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负者歌于途()(2)临溪而渔()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互相更换各种戏剧。
B.轮番更换各种戏剧。
C.交替演出多种杂剧。
D.更新演出多种杂剧。
8.【甲】文“”表明出游的“滁人”很多,【乙】文“”写出了元宵节游乐场面巨大。(4分)
9.【甲】文“太守醉”的原因是,【乙】文乐人引导百姓山呼的目的是(6分)
10.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两文都体现了为政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两文中的为政者都能与百姓平起平坐。
C.【甲】文太守除了游之乐,还能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D.【乙】文皇帝除了游之乐,还以百姓的感恩作为快乐。
答案:
5.(2分)欧阳修
6.(4分)(1)背 (2)来到
7.(3分)C
8.(4分)往来而不绝;乐声嘈杂十馀里
9.(6分)为众宾客的欢乐而陶醉;让百姓赞誉感恩皇帝
10.(3分)B
参考译文:正月十五元宵节。游人已经聚集到皇帝出行的街道两边的廊下。奇异的技艺、才能,多种多样的歌舞游戏,像鱼鳞一样靠在一起,嘈杂的音乐声传到十里之外,(有人)击丸,(有人)蹴鞠,有人(踏索上竿)。宣德楼上,都垂挂、围绕着黄色的帘子,中间的一个位子,是皇帝的座位。黄帘内也在进行音乐表演。宫嫔嬉笑的声音,传到楼下。楼下用枋木堆垒其一座露台,从禁军中选拔组成的仪仗乐队和民间剧团的艺人,交替演出多种杂剧。百姓都在露台下观看,演奏音乐的人不时地领着百姓扣头高呼“万岁”。(选自《东京梦华录·元宵》)
(四)
【甲】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竖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丙】唐才子杨炯
杨炯博学善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海内称四才子,亦曰“四杰”,效之者风靡焉。炯侍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①。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
[注]①麒麟楦:“楦”读(xuàn),唐朝人称演戏时装假麟麟的驴子叫麟麟楦,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才的人物。
5.【甲】诗和【乙】文的作者分别是、。(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或异二者之为()(2)故为时所忌()
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杨炯恃才傲物,常常讥笑朝廷官员把自己打扮成麒麟,故称他们是“麒麟楦”。
B.杨炯恃才傲物,常常讥笑朝廷官员虚伪造作,掩盖真相,称他们是“麒麟楦”。
C.杨炯恃才傲物,每天讥笑朝廷官员把自己打扮成麒麟,故称他们是“麒麟楦”。
D.杨炯恃才傲物,每天讥笑朝廷官员过分打扮,掩盖真容,称他们是“麒麟楦”。
8.联系上下文理解【甲】诗中加点的“尔”指代的是,【乙】文中加点的“斯人”指代的是,【丙】文中加点的“闻者”指代的是。(6分)
9.下列对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千磨万击还坚劲”句中的“还”,赞美了竹子不惧严酷考验的坚韧品性。
B.【乙】文“其必曰”中的“必”表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坚定信念。
C.【乙】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志同道合者难觅的失望之情。
D.【丙】文“效之者风靡焉”反映了“初唐四杰”文学造诣之高,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10.文人风骨指的是文人所具有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气节风度,这在【甲】诗【乙】文【丙】文中都有体现。【甲】诗和【乙】文作者对人生共同的态度是,【甲】诗作者和【丙】文的主人公杨炯都具有的可贵品质。(4分)
答案:
5.郑燮(郑板桥) 范仲淹(2分)
6.(1)做,干(表现) (2)被(4分)
7.B(3分)
8.(1)东西南北风(2分)(2)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2分)(3)被杨炯讥笑的那些虚伪造作,掩盖真相的朝廷官员(2分)
9.C(3分)
10.(1)坚定信念,执着追求(2分)(2)不随波逐流(刚正不阿)(2分)
参考译文:杨炯学识渊博,善写诗文。他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辞章在海内齐名,被称为“四才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初唐四杰”,学习他们文章的很多,他们的文风风靡一时。杨炯平生侍才傲物,常常十分厌恶官员们那种娇揉造作的言行,称他们为“麒麟楦”。有人问这是什么意思?杨炯说:“现在那些乔装打扮演麒麟戏的人,必画出麒麟的形状披在驴背上,仿佛是神异的动物,等到揭去这层假皮,只不过还是驴而已。听到这番话的人认为杨炯说话不很恰当,所以杨炯也被同朝官员所忌恨。(选自《唐才子传》)
(五)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蕨,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②,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⑤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苏轼被贬之地。②民夷杂糅: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混杂。③屠沽:屠户和卖酒的人,这里指各种商贩。④三鼓:三更。⑤过:苏轼幼子。⑥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写在水浅处钓不着大鱼,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5.【甲】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我们在初中教材中还学过【丙】文作者苏轼写的一篇文章《》。(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临溪而渔()
(2)予欣然从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下列对古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诗人的被贬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蕨”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弃置身”“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诗文的作者。
9.【乙】文中写和太守之宴,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生活场景;【丙】文中的“”描绘了小城上元节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4分)
10.以上三篇古诗文的作者都是被贬谪的官员,但在作品中表达的中心各不相同。【甲】诗中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乙】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丙】文中作者夜游后“放杖而笑”,其中包括“自笑”和“笑人”,“自笑”是表达月夜畅游后的悠然自得,“笑人”是他夜游后得出了一个人生道理:(6分)
答案:
5.刘禹锡(1分) 记承天寺夜游或书戴嵩画牛(1分)
6.(1)来到(1分)(2)跟随、跟从(1分)
7.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3分)
8.C(3分)
9.滁人之游(2分)民夷杂糅,屠沽纷然(2分)
10.对仕宦沉浮和世事变迁时乐观豁达(积极向上)(2分)与民同乐(2分)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随遇而安也能有所得。(2分,写出“得”与“失”的关系即可)
参考译文:己卯上元节,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看我,说: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很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已经三更天了。家里人掩门熟睡,已经是鼾声阵阵了。我放下拐杖发笑,心想我半夜出游和家人酣睡,究竟哪个有得?哪个有失?苏过问我为什么笑,我是自己笑自己。这也是在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未钓到,就想到更远地方去,他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鱼。(选自《东坡志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