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首饰藏品(故宫博物院收藏品)
今天给各位分享故宫博物馆首饰藏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故宫博物院收藏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900余件故宫文物在港展出,哪些文物值得一看?
- 2、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收藏?
- 3、今日故宫中,宫廷手串所剩无几,那么多名贵手串都去哪儿了?
- 4、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已出炉,你知道有哪些吗?
- 5、故宫有哪些珍贵的藏品?
- 6、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900余件故宫文物在港展出,哪些文物值得一看?
许多喜爱文物的小伙伴们可能会听说这样一则信息,大约将有900多件故宫文物将会在香港的博物馆开幕进行展览。据了解,香港的故宫文化博物馆已经筹备了许多年了,在7月3日的时候向公众开放,人们可以进行观看。那么又有哪些文物值得观众进行观赏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据了解,这次展览的文物中大概将有900多件都来自于故宫博物院,这些文物非常珍贵,历史悠久,凝聚了历史的风采,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比较吸引大家眼球的就有北宋的定窑白釉孩儿枕,从画面上看,这件瓷器非常精致,上面的孩童栩栩如生,可见工艺十分精巧,足以可见匠心独运。其次,还有嘉靖年间的官窑就是青花五彩瓷器,其中的一件名品就是五彩鱼藻纹盖罐。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色彩艳丽,尽显富贵,展现了嘉靖年间流行瓷器的色彩,深受众人喜爱。除却瓷器之外,还有书画作品,比如虞世南的行书就是摹兰亭序卷,以及南宋赵伯驹所画的一副名品,也就是江山秋色图。
除却以上介绍的给珍贵文物之外,甚至还有珐琅彩,雕塑,青铜,钟表等珍贵文物,让大家十分期待。文物是中华5000年来的文明成果,极其珍贵。人们在观赏文物的同时,也是在领略历史的风光。这一次香港的故宫博物馆进行展出,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将中华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增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有条件和机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去观看一下这次的文物展出,相信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文化之旅。毕竟观赏珍贵文物的机会是有限的,能够观赏到如此珍贵的文物,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是一种丰富。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收藏?
故宫博物院有“历代艺术”、“绘画”、“青铜器”、“陶瓷”、“珍宝”、“钟表”、“玩具”、“铭刻”、“文房四宝”、“清代典章文物”、“清代戏剧文物”等专馆。“历代艺术馆”展出自原始社会至清末艺术珍品1600多件。这里有6000年前的玉石器和彩陶,5000年前的黑陶和白陶,商周的青铜器珍品,战国的玉器和彩绘漆器,秦兵马俑,汉代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雕刻、书画和佛教造像,隋唐的绘画名作《游春图》及《步辇图》(摹本),唐三彩及金银器精品和唐代“大圣遗音”、“九霄环佩”两琴,五代至南宋的宫廷绘画代表作,宋的名窑瓷,元的文人画和宗教雕刻,明代的瓷器和文房四宝以及主要流派的书法、绘画代表作品,清代的瓷器、雕塑和珐琅器。
“绘画馆”轮流展出院藏古代书法、绘画珍品。其中有晋陆机《平复帖》,是传世最早的名家书法墨迹;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列女图》(宋摹本),是传世最早的名家绘画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唐韩滉《五牛图》、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宋李公麟《临韦偃放牧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名作,以及唐宋以来诸名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画真迹。
“青铜器馆”展出商代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其中有商朝的鼎、尊、觥、爵、角等器物,西周的带有长篇铭文、精致纹饰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大司徒鼎”、“楚王鼎”以及各种铜镜、铜币、铜印玺等。
“陶瓷馆”展出有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彩陶,5000年前山东地区的黑陶,4000年前商代的原始瓷器以及东汉时期的青瓷;有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河北邢窑制品、“三彩釉”、“釉下彩”;有明代“鲜红釉”、“宝石红釉”、“淡黄釉”、“孔雀绿釉”、“斗彩”、“五彩”及清“珐琅彩”。
“珍宝馆”展出有金、银、玉石、玛瑙、水晶制工艺品及餐具、茶具、酒具和礼品。乾隆年间制造的一套16枚金编钟,共用黄金13500两。乾隆为收存他母亲梳落的头发而制作的一件金发塔,高1米多,用黄金4400两,塔座及塔身镶满了宝石。还有一件“大禹治水玉山”,有几千千克重,玉料采自新疆,用4年时间才转运、雕琢完成。
“钟表馆”展出清宫所藏国内外生产的古代及近代钟表,用料贵重,装饰华丽,设计精巧。有的形体高大,紧发条要踏梯上钟楼;有的到时门扉开启,偶人缓缓出场;有的到时琴鼓齐鸣,奏出优雅美妙的音乐;有的或作花束间旋转,或流水淙淙,或小鸟枝头歌唱,或雄鸡引颈啼鸣,甚至还有一个机器人能写工整的汉字。
这些馆里陈列的展品,仅占收藏总数的百分之几,但已是洋洋大观了。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储秀宫、长寿宫等殿堂里,则是按清代宫廷的原样作原状陈列。
故宫博物馆藏有金、银、玉石、玛瑙、水晶制工艺品等稀世珍宝。
今日故宫中,宫廷手串所剩无几,那么多名贵手串都去哪儿了?
众所周知,清朝皇宫贵族极爱手串,这种喜爱不仅表现在日常把玩、装饰中,还用在朝服、祭祀上,甚至在清朝典制规定中有大量篇幅是和珠串有关的。
因此可以说,珠串文化在清朝发展至极。不论是材质、形制,还是搭配、用途、数量,都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珠串类藏品有多少件呢?——没几件。
何故?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这事。
一.手串的历史
一种观点认为,手串起源于古印度人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后世,逐渐演变而成。
虽属一家之言,但手串源于佛珠却是公认的,手串最早出现在我国文献里,也是在佛教兴盛的唐宋年间。
如《校量数珠功德经》记载: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再如宋人张伯端《采珠歌》中写道: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玩佛珠,主要还是抱着一些宗教福报方面的目的。
如《旧唐书》中的李辅国就是典型例子:辅国不食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这种状况在清代发生了改变,清人用一整套完整的戴串礼仪规范取代了宗教的意义,也让手串的发展迎来了巅峰。
二.清代手串
其实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皇帝不止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常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到上面。
到了乾隆时期,佛珠和庙堂的关系愈发密切,这也让它具有了另外一层意义,变成一套具体翔实的礼仪规范。
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
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珍宝杂饰惟宜。
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惟宜。绦皆明黄色。
可见清朝时期,朝珠的制作和佩戴十分华美讲究,实为我国手串文化之巅峰。
清皇室的手串情缘不仅影响着朝廷礼仪服饰,也同样融入到后宫女眷的日常服饰中,宫廷手串因此应运而生。
比如这条翠十八子手持就是其中佼佼者,它被藏于故宫博物馆珍宝馆内,并在清宫珠串资料中很是常见。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可见,当时宫廷手串,绝对都是以最昂贵的材料,和最讲究的制式造成。
何以今日故宫中,宫廷手串却仅剩几条呢?
三.手串都去哪了
手串都去哪了?答曰:它们都被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卖了。
溥仪从北京故宫中盗运出的珍宝、古玩、金银器皿数量不少。
主要也是当年政府财政困难不给发钱,为了补贴“小朝廷”的开支,这货只能经常性倒卖故宫中的珍宝古玩变现。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的时候,也以携带生活用品、首饰为名携带了大量的珠串玉器出宫。
其堂弟溥佳曾回忆说:溥仪出宫的前两天,我们趁养心殿无人的时候,从保险柜里取出些便于携带的珍珠手串等物,准备带出宫去。
其中,若论及最便于携带的文玩形式,自然就是手串了。
于是,当年的许多清宫珠串们,大都因此“流落”人间,如今各大拍卖行,也经常会见到紫禁城流出的手串的身影。
而它们高昂的价格,也侧面证明着手串艺术本身的生命力。
2010年香港苏富比6786万东珠朝珠
2011年北京保利2300万御制翡翠朝珠
2011年北京保利1322.5万东珠朝珠
英国皇室贵族拍卖公司2018年472.12万元翡翠珊瑚朝珠
在历史上,手串从佛教文化的修行法器,到清王室必备的礼仪规范,再到今天,脱胎为我们文玩人修身养性的乐趣,背后的内涵变化不可谓不大。
但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却是手串作为艺术形式的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或许这便是手串文化本身的魅力吧。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已出炉,你知道有哪些吗?
京故宫博物院1日公布了首批18大类藏品的目录。这在中国大型综合博物馆尚属首次。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公布藏品总目的范围,既包括故宫博物院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也包括了一般文物和陶瓷标本。首批公布的18大类藏品为铜器、金银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共计662784件藏品。其余7大类藏品亦将在今后陆续公布。
《五牛图》,它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韩滉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五牛图》卷就是他的传世名作。而且《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画作中五牛造型准确,形态各别,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五牛图》曾是南宋皇室的收藏,此后历经赵孟頫、太子书房等收藏,明代后期为项元汴所有。清初为宋荦收藏,乾隆初年藏于汪学山“求是斋”,后进入乾隆的宫廷收藏中,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出清宫。上世纪50年代,经特批,《五牛图》从香港被回购,重归故宫。《五牛图》刚收回时伤痕累累,1977年经故宫专家重新揭裱、补笔、全色,这幅珍贵画作才重新焕发生机。故宫武英殿西配殿里展出了一张1977年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厂的修复记录,通过展出的照片,观众可以看到《五牛图》从残破不堪到完好如初的复原过程。
正如很多名迹都有“双胞胎”一样,日本某美术馆也藏有一件传为韩滉所作的绢本《五牛图》。如何证明进贡单中的《五牛图》就是中国观众眼前的这幅《五牛图》呢?故宫专家介绍,一来此画留存的乾隆题跋落款时间与尹继善进贡时间相符。二来要收到书画名迹,除了财力,有鉴定眼光也非常重要。尹继善当时任职江南,是八旗文坛的领袖人物,与风雅名士过从甚密,他能得到《五牛图》真迹并献给皇帝,是合情合理的。
《伯远帖》的作者王珣是“书圣”王羲之的远房侄子。王珣的书法出自家学,其祖父、父亲、弟弟都擅长书法,王氏一族在书法史上占据巅峰位置。《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当年就被乾隆帝集齐了,放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同时把贮藏这三件书法瑰宝的房间,特别命名为“三希堂”。有趣的是,这样一段往事在延禧宫内展出的乾隆《行书三希堂记卷》等得到了印证。
当年在这“三希”中,乾隆尤其喜爱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自从他得到这一帖后,每年入冬下雪时,他一定把帖册取出来欣赏一番,并且在裱框的四周写字赋诗。四十多年里,从未间断。此后,这“三希”也经历波折,其中《快雪时晴帖》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中秋帖》和《伯远帖》则留在北京故宫。有趣的是虽然当年乾隆帝最偏爱《快雪时晴帖》,不过此后研究表明《快雪时晴帖》其实是唐摹本,而《中秋帖》也是宋代米芾的临本。为此,此次展出的《伯远帖》特别珍贵,因为这是“三希”里晋人真迹,也是迄今为止晋人墨迹中唯一署有名款的真迹。
故宫有哪些珍贵的藏品?
北京故宫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艺术宝库,拥有藏品180多万件,藏品类别有:书法绘画、陶瓷青铜、文房用品、珐琅雕塑等等,类别非常丰富。至于说到让人惊叹的藏品,这主要看是让谁惊叹。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爱好不同、学识不同,所以喜欢看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是对于美的认同是属于人类的本能,相信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就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比较喜欢文字、书法、青铜器、绘画一类。故宫宁寿宫珍宝馆可以说是一个让人连连惊叹的地方。珍宝馆的陈列里有明清时期的首饰、摆设,都十分精美,这且不说。重点是宁寿宫后殿的石鼓馆。这里摆放的是陈仓石鼓,铭刻秦大篆。石鼓的刻凿年代一直没有定论,韩愈《石鼓歌》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欧阳修的《石鼓跋尾》也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罗振玉《石鼓文考释》认为是秦文公时的古物,郭沫若以为是秦襄公时遗物,唐兰考定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刻。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在《石鼓文秦刻石考》中认定石鼓刻于先秦时期,但具体年代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是秦景公时期的,也有认为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十面石鼓记述了“秦公”銮车出行,从人如流,登原游猎、献获祭祀的种种盛况,描绘了秦国的大好河山,“秦公”有感而发,述志作诗。从文字角度看,石鼓上的文字为秦大篆,比起李斯小篆虽不似其规整严谨,但格外透出早期文字的个性灵动之美。描摹、绘画的感觉更胜于理性。可以体会文字从蒙昧时期向理性时期转化的过程。从书法的角度来讲,书法的追求目标绝不应该是技巧。秦大篆是界于金文和小篆之间的文字,不讲求笔锋、笔意,但正因为如此格外表现出文字之美,朴拙的书体是书法的本质,气势超越了后世的精巧之作。陈仓石鼓自从唐代出土之后几经流离,几次失踪又几次出世,现在安居于故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都有什么文物?
故宫的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
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还有2,800 件碑帖。
这三项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纸式文物最集中的一个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陶瓷,故宫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是个天文数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御窑瓷器。
故宫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艺、13,000件其它工艺。在我们的藏品中要精心保管、比较难以保管的就是这种盆景,半米高,枝干是宝石做的、花瓣是玉片做的,支楞起来的那些树叶是象牙染的,染牙。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一共是68,000件,数量也很多。还有6,200件明清家具,非紫檀即黄花梨。
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使臣纳贡、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实物保管在故宫博物院里面。比如西洋钟表,18世纪的西洋钟表收藏最多、品质最好的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200架西洋钟表。
武备仪仗,太和殿前盛典、庆典使用的那些装备,包括钟和韶乐,数量也很大,33,000件。
铭刻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文物,大家知道有文字的文物,比没有文字的文物更直接述说历史。十面石鼓就是我们国家国宝中的国宝。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大家查故宫博物院的网站会知道,收藏了4,700片。实际上我们的库房里收藏了23,000片。
每一片都需要定名、需要判义,这件工作我们还在进行,大约在三年之后可以完成。古籍文献一共有60万件,其中有24万块是刷印的书版,也是世界上收藏书版最多的一座博物馆。
扩展资料:
故宫博物馆创造新价值
故宫博物馆不再只是中国第一热门旅游景点,其公共博物馆属性愈发鲜明,丰富的展览成为人们与故宫亲密接触的最直接方式;每年到访故宫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次,他们逐渐从“游客”转变为“观众”,在此感受文化、体悟传统,享受一场场文化盛宴。
1万余种文化创意产品的相继面世,更是让人们印象中的故宫从“正襟危坐”变成“萌萌哒”,故宫变得越来越亲民。
在整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故宫有着独特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故宫跑”“故宫精神”“故宫制造”“故宫大修”等都能成为一段时间内文化领域的热点、焦点。众多走进故宫的外国政要、国际友人,在此举办的国际论坛、展览,则让故宫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
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
参考资料:人民网-故宫创造新价值
故宫博物馆首饰藏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故宫博物院收藏品、故宫博物馆首饰藏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