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及办学特色代写(学校简章办学特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校简介及办学特色代写,以及学校简章办学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太原市实验中学(原太铁一中)简介
学校简介学校办学性质
太原市实验中学隶属于太原市教育局,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
学校概览
始建于1951年,原名太原铁路第一中学,2005年更名为太原市实验中学。学校现有210名教职工和2800名学生。占地面积100多亩,拥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太原市实验中学“务本、博学、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言传身教、启迪疏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灵活严谨”的学风,凸显出“评价激励、个性发展、引领合作、分层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和“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学生发展特色。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是实验中学人永恒的追求。
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国家级绿色学校
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学校
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
山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山西省德育示范校
山西省新课程试教先进学校
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基地校
山西省游泳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太原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太原市田径、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太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办学规模
教职工216人
特级教师、高级教师68人
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市教学能手15人
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67人
新建规划
学校列入太原市2008年“百校兴学”工程,新建工程正在建设中。
校园总面积:100亩,为太原中心市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完全中学。
发展规模:高中12轨、初中8轨、60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250名教职工。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原地址
并州东街东面丁字路口出
先地址,原太原市市一中,新生里巷。(正门)
服装城口对面(侧门)
广西科技大学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城市——柳州市,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确定为2013-2018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工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学校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西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2年合并广西轻工业学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有东环、柳石和柳东(规划建设中,规划用地2000亩)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644.85亩,已用地3244.85亩。校舍建筑面积88.13万平方米。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4个教学部,4所附属医院,14个研究所(中心),有64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面向29个省(市、区)招生,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900余人、各类研究生1200余人、专科生8500余人
校史发展
学校前身
广西工学院
1958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南宁筹建广西工学院。1960年11月,自治区党委同意将广西化工学院、广西水电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广西工学院,并将南宁化工学校、广西工业干部学校并入学校。1961年8月,自治区区直工交系统大中专学校调整,学校本科停止招生,1962年7月,学校停办[2]。
1982年6月,自治区党委批准将广西轻工学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合并恢复建立广西工学院。1984年5月,在保留广西工学院牌子的基础上并入广西大学[3]。1985年7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迁到柳州市办学。并在广西大学柳州分校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柳州分院的基础上兴办,院址在鱼峰区东环路。
1989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广西工学院归属自治区管理。1994年4月,柳州市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市1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广西工学院董事会”。1997年,广西工学院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5]。2003年9月,广西工学院本科全日制在校生突破10000人。2006年2月,广西工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7月11日创办时,校址在今鱼峰区马鞍山脚下,称“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 。招医士专业1个班,学生74名,学制二年。1953年,玉林、宜山、 梧州和桂林医士学校先后并入学校,改为广西省柳州医士学校。8月,校址迁到今城中区东台路,在校生437人。1958年,学校升级办大专,改为柳州医学专科学校,由柳州专区、柳州市领导, 校址迁到窑埠街。在此期间,同时招中专生,开医生和卫生医士班,学生200人,学制四年。1962年,停办大专班,校名改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属自治区卫生厅领导。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学校停课,连续6年不招生。1969年8月,与柳州专区农校、柳州专区师范学校合并,在鹿寨县雒容公社成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由柳州专区领导。1971年底,3所学校各回原处,广西柳州卫生学校恢复。后改属自治区卫生厅领导。1980年11月、1994年8月、2000年5月,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8]。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成立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9]。
合并建校
2009年6月,广西工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校、市共同推进“大学”建设工作委员会。2011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向教育部申办广西科技大学。2011年12月,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申办广西科技大学接受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实地考察。
2012年3月29日,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申报筹建广西科技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期限为1年[10]。2012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广西科技大学[11]。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设有3个校区,即东环校区(本部)、柳石校区和柳东
鹿鸣湖畔(本部)
新区(建设中),占地面积4644.85亩,已用地3244.85亩,校舍建筑面积88.1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4个教学部,4所附属医院,14个研究所(中心),学校目前共有64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专科专业。2014年学校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部批准,正式步入了中外联合办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队伍。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900余人、各类研究生1200余人、专科生8500余人。
学校现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6个,其中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
体育馆(本部)
学科结构。
学校1990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6年2月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个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此外,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等2个理学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建设已通过自治区学位办验收,工商管理、数学等2个一级学科获列入自治区财政资助建设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3年,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支撑学科。
学校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团队成为广西高校首批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与制造创新研究团队”获得自治区级立项建设。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在近两届教学质量评估审核项目上获广西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近5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均在94%以上,就业率名列全区同类高校前列,每年被评为“自治区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学术论文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
学校有专任教师14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53%。学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9%。一批教师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广西八桂名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广西优秀教师、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柳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有广西创新研究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优秀教学团队6个。
学校现有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与企业共建国家级汽车质量检测中心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59万元。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册。校园网、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建设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强校”战略,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8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鉴定成果等其他科研成果1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2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80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越南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及学术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柳州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12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10次荣获“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学校党的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宗元大讲堂”等平台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与柳州高新区、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工信委等单位共建5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国家质检总局检测中心1个,与自治区社科联共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与柳州市、企业共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是“广西汽配联盟技术转移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和合作包括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多项,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广西科技大学正站在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质量立校、科技强校和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特色和办学特色鲜明、若干学科国内知名、广西一流的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积极为服务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和建设“五美五好”柳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西高校(或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车辆工程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车辆结构工程、车辆排放与噪音控制、车辆微系统技术与应用、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的建设紧密结合汽车产业是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特点,以服务柳州和广西汽车产业为出发点,努力打造汽车及其零部件研发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技术开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有长期的科技合作,在柳州乃至广西汽车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高能束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与制造。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面向柳州市机械工业这一支柱产业,结合柳州市是广西机械工业重镇、“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特点,致力于建设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平台和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与柳工、柳柴动力等大中型企业有长期合作,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地方冶金、制糖、机械、汽车、环保等行业的生产建设和传统设备、工艺改造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化工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与应用,微生物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广西的甘蔗、木薯、中草药、果蔬等地方特色生物资源,学科服务于广西的生物化工产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制糖工业、制药工业、茧丝绸产业、化学工业、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在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质能源开发及产业化、糖业共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精细化学品研发、中草药资源开发及中药现代化、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凝聚了一支以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多项成果在企业中推广应用,推动了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
■结构工程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控制与动力检测、新材料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结构健康诊断及加固理论与方法、桥梁结构分析与工程控制。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在围绕研究方向进行建设的,重点加强科研能力与水平提高。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资助立项研究,还在“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产品检测”等方向积极开展横向科研服务,为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结构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与竞争秩序,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积极为柳州地方经济服务,与柳州市各类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反倾销策略以及企业发展与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地解决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如何保持组织的活力与成长性,如何制定战略及实施战略,如何规避战略风险,获得并增强竞争的战略能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装置、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优化及分析、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特色和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广西工业发展的实际以及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以研究控制理论为先导,以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自动化装置的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为重点,致力于解决广西及柳州工矿企业中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在理论及应用上都取得较好成效,对广西和柳州的机械、汽车、制糖等重要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测试技术和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做出了应有贡献。
■应用数学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无穷维动力系统、可积系统与孤立子;生物数学;值分布理论及其应用。
●特色和优势:本学科侧重于非线性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复分析等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运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无穷维动力系统、可积系统与孤立子、生物数学等领域。另外,在差分计算、随机微分方程、运筹学及其应用、宏观经济学方向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资助立项研究。
校级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应用、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等。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面向柳州市机械、汽车产业,针对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开展模块化设计、快速设计、优化设计等设计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针对旋转机械系统开展动力学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对提高地方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系统。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研究,获得了发明专利《遥控器》、实用新型专利《安全型电热膜加热器》、《交通流信息的传输装置》等多项专利。发明专利《遥控器》已经投厂生产,研究成果《交通流视频检测及自协调智能交通系统》已在柳州、北京等城市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学科继续发挥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存储网格、可信计算、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方向优势,积极建设与广西工业“14+4”框架体系、西江经济带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急需的相关研究方向,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制造业信息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交通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围绕研究方向进行建设,寻求错位发展,发挥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研究拓宽了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和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深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实践大众化的要求。近几年,四个研究方向都承担了省部级课题,五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奖,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现实性。
■产业经济学
●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司战略、产业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优化。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背景,发挥跨学科综合优势,重点探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与区域产业及经济协调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以规范企业竞争为基础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实现产业良性发展、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预警为基础调整产业布局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从知识经济角度配置资源和实现产业现代化等问题,不仅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注意开展横向服务,为广西及柳州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及经济发展转型等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
广西科技大学下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鹿山学院(独立学院),医学院。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妇幼保健系),护理学院(护理系,助产系),药学院(药学系),口腔学院(口腔系),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管理系,卫生监督管理系),医学生物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
广西科技大学下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鹿山学院(独立学院),医学院。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妇幼保健系),护理学院(护理系,助产系),药学院(药学系),口腔学院(口腔系),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管理系,卫生监督管理系),医学生物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
惠阳高级中学简介
惠阳高级中学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惠州府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惠州中学校”,1913年更名为“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校”,1924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1954年定名为“广东惠阳高级中学”。“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恢复办学。学校素有“东江文化摇篮”的美誉,叶挺将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原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等一代英才均出自我校。
2001年,为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高中分离办学。高中部(新校区)属于公办系列,由惠阳区教育局负责管理,招生纳入市教育局统筹计划。经过八年的建设,学校已成为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上乘、办学成果显著、示范作用突出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成为了东江地区广大学子向往的求学之地。
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崇德、笃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成长为党政俊杰、军队精英、商海巨子、学界名流。现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新四军军长叶挺,原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飞豹轰炸机的副总设计师钟至人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广东惠阳高级中学走过的发展历程浓缩成一幅东江地区的百年教育画卷,是惠州教育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辈辈名师诲人不倦,代代学子孜孜以求”。秉承一百多年的文化积淀,现在的广东惠阳高级中学是目前惠州地区办学规模最大、教育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之一。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51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惠高高中部设在马安新乐教育园区,初中部在市桥东老校区。
初中部的办学渊源可追溯到元朝的惠州学堂,校园建筑错落有致,造型各异,归善学宫、戟门古色古香,钟灵毓秀、积淀着厚实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好地方。初中部现有47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专任教师16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101人,学历达标率100%。初中部拥有标准的实验室、功能室和2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40个教室多媒体电教平台。学生宿舍育贤楼配备了空调、各个宿舍都有热水供应,是惠州市目前教学设施最先进的学校之一。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
是一所校风纯、学风正、声誉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值得家长信赖的学校。中考和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屡创辉煌。近三年来,在初三学科全国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以上的共有458人次,各科成绩的获奖人数和获奖档次均居惠州市各中学之首。在2005年第十届“华罗庚金杯”总决赛中,杨惠德同学以全国第四名惠州最高分的成绩荣获金奖,彭家欢同学获得银奖,近几年来,学校的中考成绩一直稳居惠州市第一,连续荣获惠州市教育局颁发“初中教育质量进步奖”,是惠州市初中教育界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惠高初中部骄人成绩来自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谐、锐意进取;教师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学生尊师守纪,刻苦好学。现任校长是惠阳区教育副局长钟继东、副校长文玉英、史景林、李仕强、邓日润和工会主席陈国强等校级领导班子,年纪轻、有朝气。在钟继东校长带领下,学校下设的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四个中层管理机构和团委,紧密团结协作与全校师生一起在惠高这个大家庭辛勤工作、努力学习。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使惠高初中部具有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育人氛围,学校已成为惠州及其周边地区众多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高中部(新校区)
是一所颇具办学规模且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办学的软硬件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总占地面积220多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生4300人,教学班7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目前,我校专职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11人,广东省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2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16人,惠州市首席教师7人,惠州市骨干教师24人,市核心备课组成员18人,高级教师65人,一级教师92人,获硕士学位或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在读硕士研究生22人。
我校教学设施齐全,配套设备先进。课室全部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所有教师人手一部手提电脑。可通过校园网直接应用北大附中、北京四中远程教育、高考资源网等网络资源。拥有国际标准建设的400米塑胶跑到,绿草如毡的足球场,标准游泳池,多个高规格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惠州市最大的中学图书馆和乒乓球馆,一流的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功能室,有千兆计算机校园网、卫星讯号接受设备、校园电视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监控系统和健康直饮水工程等。我校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具有成功的寄宿制管理经验,一流的后勤服务。每间宿舍8人,配有冲凉房、卫生间、热水器、空调等,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建立了以分管校长为首,政教领导及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班主任参与的宿舍管理网络,24小时有专人值班,确保学生安全。我校有3个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6000多人就餐。另有多间风味小吃、饮品店。聘请专业人员配餐烹饪,为师生提供价廉味美、丰富卫生的一日三餐、各类面试点心、课间餐和夜宵。食堂饮食卫生,食品经过严格的卫生检查,菜式丰富,每周有几十种菜式供同学们挑选且价格合理,真正做到了让同学们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惠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被评为惠州市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奖。有星辰文学社、班长协会、街舞社、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各科兴趣小组等多种社团组织。其中星辰文学社被评为广东省中学优秀文学社,街舞社参加全市比赛获惠州市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一名。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和高考成绩稳居惠州市前列,办学成果显著,示范作用突出,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正朝着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国内名校的办学目标迈进。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内容简介
1、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北京交通大学与融河(黄骅)科教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学院是北京交通大学在京外举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教育部第26号令颁布之后河北省批准建立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学院的成立改写了河北省沧州地区没有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历史,在河北省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学院于2012年4月顺利通过河北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估,现已成为一所完全意义上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2、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以及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的14所高校之一。百十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人才,特别是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3、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校园产权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逾10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涵盖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塑胶跑道运动场、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教师公寓、教工餐厅等34栋建筑。会堂、培训中心、综合体育馆等6栋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也将于2014年底全面竣工,届时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将完全建成。
4、学院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的优势学科,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基础教学部等10个教学单位。学科专业设置以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工科、管理、文科和艺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开设了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英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学等27个本科专业。除港澳台地区以外,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在校生规模11000多人。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由学院具名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5、学院以北京交通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聘请北京交通大学的知名教授担任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并由北京交通大学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主讲人。同时,学院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特点,通过公开招聘、联合培养、国外引进等多种途径吸引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此外,学院还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聘请高校优秀教师及相关企业行业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几年来,一大批专家教授、中年骨干和青年才俊从祖国四面八方加盟学院,有力地壮大了学院的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学院还聘请各学科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成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高级智囊团,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担任教学督导,监控、检查指导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6、学院秉承北京交通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先进办学理念,以“进德修业、知行合一”为校训,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建立了“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个性发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本科学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严谨的教学管理已使学院办学成绩初露锋芒。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及RoboCup公开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骄人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和2013年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五。2013年6月,学院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发布的全国本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7、学院高度重视国内外校际和校企合作交流,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数十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选送优秀学子到美国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等著名大学留学深造。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5名同学已经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荣获优秀毕业生奖。学院每年还选拨优秀的大三学生到北京交通大学学习一年,为学生考研深造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目前已与国家级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汽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和校企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实质性合作,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8、学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两届共2400余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省内及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多名同学顺利签约全国各大铁路局、北汽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学生们娴熟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职业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在两届毕业生中,共有70余名同学成功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各大院校的广泛认可。
学校简介及办学特色代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学校简章办学特色、学校简介及办学特色代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