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国家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家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国家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山东广东天津等省发布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近日,上海、广东、福建、重庆、天津、山东等多个省份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化工新材料。
一、重庆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先进有色合金: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用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钛合金结构件及紧固件,铜合金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制品等高强高导铜合金。
高端合成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弹性体、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革等聚氨酯产品,尼龙66、尼龙6、长碳链尼龙等聚酰胺产品,PET、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产品,PMMA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VAE、PVB树脂等聚烯烃产品,聚碳酸酯产品,聚甲醛产品,BDO产品,以及合成材料主要原料。
其他新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 碳纤维材料、气凝胶材料、石墨烯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
2.具体内容
(1)先进有色合金
加快氧化铝项目建设,积极谋划电解铝、再生铝项目,构建与后端铝加工制造能力相适应的上游材料本地供应保障体系。推动现有铝加工企业加强铝合金纯净化冶炼与凝固技术研究、高强高韧大规格型材板材加工技术等技术研发,规划实施好高端铝材系列项目,不断丰富铝及铝合金产品种类;
加快航空用高强韧钛合金工程化、产业化步伐,积极引育上游原料企业,进一步完善本地钛合金产业体系。发挥镁合金领域技术优势,推动现有企业加快高性能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镁合金锻件、耐蚀镁合金等产品开发,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壮大镁合金产业;
推动现有铜加工企业加快精密带材和超长线材、铜合金引线框架、电子铜箔等铜合金产品开发。
(2)高端合成材料
发挥本地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AA(己二酸)产能优势,加强环氧化合物、聚醚多元醇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PTMEG(聚四氢呋喃)、聚氨酯树脂等领域现有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完善壮大聚氨酯产业链;
依托本地AA产能优势,加强ADN(己二腈)—HDA(己二胺)、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等产品规划建设, 积极引育长碳链尼龙、耐高温尼龙等领域企业,打造聚酰胺产业链;
依托本地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优势,加强丙酮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扩大MMA产能,积极引育PMMA(聚甲基丙烯酸)领域企业,打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依托本地PTA(对苯二甲酸)条件,加强EG(乙二醇)、PG(丙二醇)、BG(丁二醇)等原料项目规划建设, 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产能,加快PET工程塑料产品开发,打造聚酯产业链;
依托乙炔、醋酸乙烯产品和技术优势, 发展VAE(醋酸乙烯—乙烯共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T-PVA(热塑性聚乙烯醇)树脂、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等聚烯烃产业链;
依托碳酸二甲酯项目,结合规划建设的MTO(甲醇制烯烃)项目和丙酮项目, 规划发展双酚A项目,打造聚碳酸酯产业链;
依托甲醇资源和POM(聚甲醛)技术优势, 扩大POM规模;
依托本地乙炔资源, 发展BDO(1,4—丁二醇)、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下游环节,壮大可降解塑料产品规模。
(3)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利用原料基础,推动相关企业研发制造 高性能PVA(聚乙烯醇)功能纤维、差别化氨纶、特种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PU(聚氨酯)超纤等产品。 推动现有玻璃纤维及制品企业加强无碱玻璃纤维先进池窑拉丝等技术研发,加快超细、高强高模等高性能玻璃纤维与制品,增强性复合材料,以及微纤维玻璃棉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微纤维棉衍生品等产品开发。面向 汽车 、智能终端等整机产品结构件需求, 积极引育碳纤维、陶瓷纤维等其它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领域企业。
(4)气凝胶材料
以硅基气凝胶为切入,延伸上游有机硅源、无机硅源、功能性硅烷等气凝胶前驱体及基材产业链,形成气凝胶产品集群及多种硅基化学品的新型高端硅产业基地。加快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隔热板、气凝胶隔热纸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气凝胶在航空航天、管道保温、建筑建材、新能源 汽车 、冷链物流、高 科技 服装等领域应用场景。加强超临界干燥技术、常压干燥技术、铝基气凝胶、锆基气凝胶和碳基气凝胶等技术储备,不断丰富气凝胶产品种类。
(5)石墨烯材料
推动现有石墨烯企业加强石墨烯大规模制备工艺改进优化,加快导电剂、导热膜、散热剂等产品开发,积极拓展石墨烯在环境治理、节能储能、电子信息、保温隔热等领域应用。
(6)电子化学品
发挥重庆市化工产品功能因子多的特点,发展精细化学品。面向电子、 汽车 等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育电子用化学品、新型涂料等领域企业。
(7)未来材料
发挥重庆市在碳基材料和半导体两个领域技术积累优势,以碳纳米管材料为切入,积极引育纳米材料领域企业,搭建纳米材料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医药等领域应用场景,争取实现工程化应用。加强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和新型超导材料等领域研发布局。面向空天、深海、深地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推动现有企业加强极端环境所需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二、上海市
1.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概述
重点发展化工先进材料、精品钢材、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设计检测、大宗贸易等服务领域。推动先进材料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强材料基础研究、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衔接,系统性开展材料综合性能评价、质量控制工艺及工程化研究,加快布局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提升材料企业创新和产学研联合转化能力。建设新材料应用中心,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完善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重点指导目录,着力打造与战略性、基础性、高技术竞争性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材料产业体系。
2.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领域
(1)化工先进材料
以安全环保、集约发展为重点,支持化工先进材料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提高高端产品占比; 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黏合剂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高纯溶剂、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等专用化学品 ,加快布局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产业链上下游的中试共享平台,支持建设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到2025年,以上海化工区为主要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
(2)精品钢材
以绿色转型、精品提升为重点,优化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巩固提高第二、三代高强度和超高强度 汽车 用钢、高能效硅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高性能能源与管线用钢、高品质耐磨等高端产品的制造与深度开发技术,发展短流程炼钢;发展以特种冶金技术为核心的耐高温、抗腐蚀、高强韧的镍基合金,以及钛合金、特殊不锈钢、特种结构钢等。到2025年,以宝山基地为主要载体,打造高附加值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保持1000亿元左右。
(3)关键战略材料
以强化保障、应用带动为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出应用需求带动, 提升先进半导体、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膜材料、先进陶瓷和人工晶体等关键战略材料的综合保障能力; 支持重点应用领域企业建设市级新材料应用中心,开展重大战略项目的协同攻关。到2025年,打造若干百亿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集群。
(4)前沿新材料
以前沿布局、示范应用为重点, 加快高温超导、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和产业化 。建成中国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建设上海高温超导产业基地,推动高温超导带材向量产阶段转化并加快应用; 加快石墨烯在消费电子、智能穿戴、交通轻量化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3D打印专用高分子材料、陶铝新材料、金属粉末等专用材料及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 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前沿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5)先进材料服务
以检验检测、平台服务为重点,推动先进材料企业提供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早期研发介入合作和定向开发服务,加快先进材料配方、设计等环节的攻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围绕原料检测、环境试验、质量检验、工艺分析等领域,发展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检测服务;推进材料领域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和资源综合利用平台建设,提供涵盖大宗商品信息发布、采购、销售、配送、供应链金融、物流跟踪等在线服务。到2025年,打造先进材料专业化、高端化服务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广东省
1.绿色石化发展要点概述
(1)提升炼油化工规模和水平,支持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等石油制品和有机原料发展;
(2)以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功能性膜材料、日用化工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为重点,加快石化产业链中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研制。
(3)围绕安全生产、绿色制造、污染防治等重点,加快推进石化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等工艺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单位产品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逐步形成粤东、粤西两翼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供给,珠三角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粤西两翼先进制造业供给的循环体系。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2.绿色石化重点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布局
(1)炼油石化
依托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等市,加强油气炼化,发展上游原材料。
a.广州
加快推动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绿色安全发展项目投资建设,促进油品质量升级,建设园区化、集约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石化基地;
b.惠州
以中海油惠州石化炼油、中海壳牌乙烯和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为龙头,大亚湾石化园区为依托,建立上中下游紧密联系、科学合理的石化产业链;
c.茂名
以中石化茂名炼油和乙烯项目为核心,茂名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茂南石化区为依托,形成高质量成品油、润滑油、溶剂油、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液蜡等系列特色产品;
d.湛江
以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巴斯夫新型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清洁油品、基础化工材料,形成较完整的炼油、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链;
e.揭阳
加快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及相关石化项目建设,加强与大亚湾石化区联系合作,重点发展清洁油品、化工原料等产业。
(2)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
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惠州、中山、肇庆、茂名、湛江、揭阳、汕头、汕尾、清远等市,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业。
a.广州
巩固精细化学品及日用化学品发展优势, 发展合成树脂深加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日用化工等高端绿色化工产品;
b.深圳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化学品;
c.珠海
建设丙烷脱氢、顺丁橡胶、润滑油调和、丁辛醇、丙烯酸、精细深冷胶粉等天然气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重点发展新能源锂电池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d.佛山
重点发展高档涂料、高纯试剂、粘合剂、气雾剂、专用化学品、稀释剂等;
e.东莞
着力发展日用化工材料、高附加值中间原料、氟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产品;
f.江门
以珠江西岸新材料集聚区为重点, 发展涂料及树脂、油墨、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产品;
g.惠州
着力推动炼化深加工、 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的发展 ,加快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h.中山、肇庆
重点发展日用化学品、林产化工、合成树脂、粘合剂、涂料等产品;
i.茂名、湛江等市
依托上游炼化基础,向上中下游延伸,推动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发展;
j.揭阳
加快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
k.汕头
加强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汕尾、清远加快发展玻璃钢材料、航空材料、稀散金属、光电子材料、助剂、涂料等产品。
四、山东省
1.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
光威碳纤维高效制备成套装备项目、山东蓝湾功能高分子材料系列项目、石炭纪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尼龙12新材料及深加工项目、日照航空航天超轻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材锂电池隔膜项目、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项目、风电叶片拉挤梁和深海设备保护装置新材料项目、潍坊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等。
2.发展内容
聚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品类实现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建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建设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打造烟台、青岛、淄博、滨州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高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推动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5G、风电新能源等领域的耐磨、耐高温、低介电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淄博、东营功能陶瓷新材料和泰安高性能玻璃纤维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碳纤维T700、T800的产业化,积极开展碳纤维T1000、T1100、M60J、M65J、M40X的技术攻关,将威海、济宁、德州、泰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开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医用金属材料及重大工程结构与基础设施用镁铝合金、高品质先进铜合金、纳米金属等特种金属材料。布局新一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
五、福建省
突出精深加工、高值应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做大做优先进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
1.先进基础材料
大力推进有色、石化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重突破先进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基础材料由大变强。
(1)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重点
以高强高韧铝合金、高强变形镁合金、高强高导铜合金、耐蚀耐磨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为重点,发展重大工程急需、严重依赖进口的新一代大品种有色金属材料。
(2)化工新材料重点
巩固发展高性能聚烯烃、高端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新型涂层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大力发展氟新材料;提高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加快精细化工的绿色工艺和产品开发,重点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
(3)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
建设国家级特种陶瓷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陶瓷先驱体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
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纤维的系列化、产业化技术,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的产能,加速研制聚苯硫醚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开发纤维增强和颗粒增强的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先进复合材料及构件。
2.关键战略材料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我省产业提升需要,重点发展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1)稀有稀土功能材料重点
引导厦门钨业、星技等企业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储氢、发光、催化等高性能稀土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加设龙岩、三明稀土工业园,延伸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链,推汀金龙稀土永磁材料三期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加快建设
中国厦门钨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推动硬质合金材料、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硬质合金工具、刀具、数控刀片、整体刀具等高端产品。发挥三祥新材等企业作用,开发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发展纳米陶瓷材料、氧化锆功能陶瓷、氧化锆结构陶瓷高性能研磨材料等。
(2)锂电新能源材料重点
发挥厦钨新能源、青美、杉杉等企业作用,发展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电池构件、包材等配套材料,研究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推动厦门、三明、宁德等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扩大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规模。加强钴、锂资源跟踪开发,加强冶炼副产品(伴生产品)中相关元素的应用提升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与循环寿命。建立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为电池材料生产提供保障。
(3)石墨烯重点
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打造两核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加强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聚焦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导热材料、电子信息器件、环保 健康 产品等石墨烯应用材料与功能器件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超薄石墨烯导热膜的低成本、连续成卷生产技术,石墨烯分散技术、表面修饰技术,以及石墨烯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技术。
六、天津市
1.新材料发展要点概述
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六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8%,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2.发展内容
(1)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
扩大8-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产能,加快6英寸半绝缘砷化镓等研发生产。开发生产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功率光纤材料,提升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水平。 推动ArF光刻胶、正性光刻胶材料绿色发展,改进光刻胶用光引发剂等高分子助剂材料性能,提升抛光液材料环保性。推进聚碳酸脂类改性材料在智能硬件壳体应用,增强产品美观性、耐磨耐热性和绝缘性。
(2)生物医用材料
加大钛合金椎弓根钉、纯钛接骨板等脊柱植入材料开发力度,提高关节类、创伤类骨科植入材料性能。重点开发生物仿生纳米药物控释材料,增强纳米粒子靶向、缓释、高效性能。 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提升医用泌尿植入管、医用导管性能水平,提高密封塞等药用包装的安全性。
(3)新能源材料
重点突破高端钴酸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硅碳附件、中间相炭微球等负极核心材料,推进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材料生产线落地。 引入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企业,研发长寿命高分子质子交换膜,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纸等气体扩散层基材。推进太阳能光伏硅材料扩大产能,加快发展铜铟镓硒等太阳能薄膜电池材料。
(4)高端装备材料
积极开展首批次应用示范,推进高强度止裂厚钢板及船用耐腐蚀钢产业化技术开发。面向国产大飞机需求,引入先进航天材料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飞机风扇、反推装置用碳纤、玻纤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开展镁铝合金薄板产业化制备技术攻关,加快轻量化镁铝合金材料在 汽车 车身、底盘、轮毂等领域应用。开发综合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传感器、伺服电机用钕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性能。
(5)节能环保材料
发展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等气体分离和水处理膜材料,拓展膜材料在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应用。推进硅气凝胶、碳气凝胶技术革新,降低气凝胶生产成本,扩大气凝胶在建筑节能、保温领域应用。重点开发低辐射镀膜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高档节能玻璃,加速产品优化升级。加快天津市生物基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
(6)前沿新材料
深化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石墨烯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石墨烯防护装甲材料、石墨烯导电浆料、石墨烯弹性体材料等。推进高温超导电缆材料开发,革新高温超导薄膜技术,推动超导技术实用化。发展三维(3D)打印用合金粉末材料、纳米陶瓷材料,开发粉末雾化制备关键技术和快速制模工艺。
高分悬赏-关于广州萝岗科学城的情况
总面积68平方公里的萝岗新城将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重点建设西起科学城,东到香雪公园的十公里地带,分为三个组团,香雪大道一以贯之,商场、酒店、住宅等生活设施穿插其中,36个重点项目作为节点。第二期将建设以天鹿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主的30平方公里地带,形成“L”形架构。第三期完成整个新城建设,规模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城市。
综合研发孵化区拥有孵化场地50多万平方米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孵化器集群 各组成部分:科研孵化器的A、B、C组 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的中心区配套 里面不仅有超市商场 还有一个五星级的酒店“皇冠假日酒店”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活动中心 并且这个新城在交通上也开创大道将三个组团联成一体今后“五横+七纵+半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将确保城内“经脉通畅” 为投资主体 建设主体 承建主体提供了方便 相信也将促进建设周期的缩短
我先说下招商情况吧:作为全国一流科技园区的科学城,是萝岗新城的“龙头”。科学城中心区的科技研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IT三巨头签约入园
据萝岗新城指挥部介绍,5年来累计投入1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建设。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而IBM公司在华南地区首个大型的软件合作项目,将与19个IBM在全球的创新中心接轨。
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驶进
萝岗区居民们很快就能在家门前的大型超市内买到各类鲜活商品!位于科学城的40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中心将于明年初落成。届时,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Tesco将入驻,德国麦德龙等也将落户于此。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商品检测的世界级商品检测签发机构SGS、无祥集团、德国莱茵集团等也已经进驻开始运作。
在广州科学城区内还拥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级“火炬”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基地、广东软件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基地、智通软件园等国家、省、市、区级和民营孵化场地共计50万平方米,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留学生创业等各类专业孵化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同时,建立了公共的开发实验室、技术测评服务机构、技术创新和专利机构、商标申报服务机构,与20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科技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与30多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联动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引进产权交易、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法律、会计等一系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投资10亿元组建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进驻区内的各类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和研发团队达上千个,其中经认定的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全区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83项,“863项目”23项,其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485项;索尼、意法微电子、汤姆逊、三星和摩托罗拉公司等著名跨国企业也相继进入设立研发机构和运营中心。
2000年,广州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进轴”。2005年广州城市区划进行调整,依托开发区成立萝岗区,“东进”的战略再获重大突破。
“如果把区划调整后的广州版图看成是一只展翅飞扬的大鹏,萝岗区,则刚好位于这只大鹏的心脏位置。”东部地区不能是“无心”之城,萝岗区的设立是破解东部地区发展问题的开始。2007年广州发展战略咨询提出近期(2007年~2010年)重点建设包括萝岗新城在内的六大新城发展战略。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组织核心的萝岗区,将担负广州东进的重任。其战略突破点不在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在于区域中心的选择和营建。10公里地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为推进萝岗新城建设,本届萝岗区政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开好头,两年强势推进建骨架,三年基本搭建出框架”的三年行动方案。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园区基础上,三年重点建设包含萝岗区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公园、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中心医院、国际网球中心、星级酒店、玉树公园国际会馆、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等36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各组团的功能,使三个组团成为各有侧重、相互依托的整体
创新之城:珠三角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
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些高新项目的入驻,标志着广州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1998年开始,开发区历届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发展的固有瓶颈,充分认识到开发区的空间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扩展,产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在1998~2004年,开发区开始营造科学城中心区,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此次出炉的新规划明确了新城的一大定位:“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从厂房到总部经济,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到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再到综合性新城区,萝岗新城的诞生有力地诠释着一个寓意饱满的词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发展速度:
每5天有一个大项目落户
每一个工作日引进一个投资项目,每两个工作日有一个项目动工建设,每三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投试产,每5天就有一个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落户。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开发区。“东进”战略,产业建设是重头戏。
广州开发区目前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就有2000多个,其中仅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就有98个,是目前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科技含量最高、投资回报最好的经济区域。
去年一年,广州开发区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到69个,大项目入区速度的加快,促进广州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实现34.84%的高速增长。从今年的招商引资势头来看,广州开发区仍是跨国公司首选聚集地之一。
转变增长方式:
珠三角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没在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面前自满,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各类园区的大规模开发,萝岗区以大量土地资源投入为主导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日益走到尽头。对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对10公里地带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向新城的转变,将是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萝岗区区长刘悦伦表示。
萝岗新城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未来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科技研发产业。凭借现有的产业基础、周边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区域优良的创新环境,萝岗新城有潜力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发挥原广州开发区的优势 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主流产业 而萝岗新城在广州现存最悠久的玉岩书院 钟氏大宗祠 北帝庙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在这里有旧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 可以说萝岗新城在这里是由传统村落塘头村改造而成的艺术村的
现代的萝岗新城是具有国际品位的 在这里汇集了微软 Intel Sony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几乎将拥有最时尚的商务载体总部经济区 国际会馆 它具有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地铁和快速公交线路 现在正在建设的萝岗新城以国内外先行经验教训为借鉴 取长避短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布局 预计2010年建成36个项目 新城框架构成 届时广州将拥有全面升级的又一个“加速器” 广州东部将形成集公共服务生态居住 商务办公 科研文化 体育休闲的多功能区为一体的新城市副中心
萝岗新城起搏“东部之心” 它是珠三角“发展脊梁”上的重要节点 萝岗区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根据《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可抽象为“门”字形结构 萝岗是“肩部”的区域次核心和东岸“发展脊梁”上的重要产业和交通节点 随着规划与现有的铁路 地铁以及珠三角环绕公路网络系统的完善 萝岗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000年,广州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进轴”。2005年广州城市区划进行调整,依托开发区成立萝岗区,“东进”的战略再获重大突破。
“如果把区划调整后的广州版图看成是一只展翅飞扬的大鹏,萝岗区,则刚好位于这只大鹏的心脏位置。”东部地区不能是“无心”之城,萝岗区的设立是破解东部地区发展问题的开始。2007年广州发展战略咨询提出近期(2007年~2010年)重点建设包括萝岗新城在内的六大新城发展战略。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组织核心的萝岗区,将担负广州东进的重任。其战略突破点不在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在于区域中心的选择和营建。10公里地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为推进萝岗新城建设,本届萝岗区政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开好头,两年强势推进建骨架,三年基本搭建出框架”的三年行动方案。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园区基础上,三年重点建设包含萝岗区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公园、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中心医院、国际网球中心、星级酒店、玉树公园国际会馆、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等36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各组团的功能,使三个组团成为各有侧重、相互依托的整体
从1998年开始,开发区历届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发展的固有瓶颈,充分认识到开发区的空间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扩展,产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在1998~2004年,开发区开始营造科学城中心区,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此次出炉的新规划明确了新城的一大定位:“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从厂房到总部经济,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到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再到综合性新城区,萝岗新城的诞生有力地诠释着一个寓意饱满的词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发展速度:
每5天有一个大项目落户
每一个工作日引进一个投资项目,每两个工作日有一个项目动工建设,每三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投试产,每5天就有一个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落户。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开发区。“东进”战略,产业建设是重头戏。
广州开发区目前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就有2000多个,其中仅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就有98个,是目前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科技含量最高、投资回报最好的经济区域。
去年一年,广州开发区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到69个,大项目入区速度的加快,促进广州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实现34.84%的高速增长。从今年的招商引资势头来看,广州开发区仍是跨国公司首选聚集地之一。
转变增长方式:
珠三角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没在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面前自满,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各类园区的大规模开发,萝岗区以大量土地资源投入为主导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日益走到尽头。对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对10公里地带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向新城的转变,将是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萝岗区区长刘悦伦表示。
萝岗新城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未来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科技研发产业。凭借现有的产业基础、周边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区域优良的创新环境,萝岗新城有潜力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据萝岗新城指挥部介绍,5年来累计投入1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建设。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而IBM公司在华南地区首个大型的软件合作项目,将与19个IBM在全球的创新中心接轨。
充实配套设施:
让工作的人更便利
为创新活动的人员提供居住及生活各种服务的配套设施,才能够吸引更多高级人才的加盟。新规划充实了生活配套设施:10公里地带中的科技人员公寓、玉岩公寓和保利林语山庄等高档居住小区,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香雪公园、玉树公园和创业者公园提供了休闲、惬意的交流环境;公共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医院则为市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将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嗅觉灵敏的开发商已瞄准了这片广州最能“生钱”的土地,萝岗新城近期拍出的几块商业地价直追珠江新城。
重点建设项目简介
1.总部经济区:位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东部,开创大道西南侧。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区是广州未来的“科技中心”、“创新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2.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地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中部,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是未来广州科学城管理和综合服务中心。
3.玉树公园、国际会馆:位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西南部,北临科学大道。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将建设成广州东部一个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充满活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标志性地区。
宜居之城:穗东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2020年,萝岗新城。从最东的香雪公园,到最西的玉树公园,近10公里长的距离,市民将穿行在绿阴和湖区中,但见重峦叠翠,老树古藤,不觉车鸣,只闻鸟语。
生态:山水园林新城美如画
天津开发区临海、苏州工业园面湖,萝岗新城是依山而建。坐拥千山之城是对萝岗新城生态特征的生动描述。
山容城、山融城、山荣城,十公里地带外部依山,内部有狮子山、麒麟山等众多的山丘。萝岗新城从开发建设之初,就制定明确的山体保护措施,谨慎选择城市建设用地,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这里,道路依山而建,建筑与山体互融,那一座座茂密的山林,将见证萝岗新城的成长。
萝岗新城四季都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早春,天鹿郊野公园里,禾雀花漫山遍野,灿烂绽放。夏天,片片古荔枝林中红荔飘香,一派丰收景象;秋天,玉树公园中枫树王傲然屹立,近百亩老树古藤含笑点头;冬天,数十里梅林迎风怒放,素裹红妆使得梅海香雪分外妖娆。新城的每一条道路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植物主题,而路边新颖的城市指示系统、候车亭,社区里时尚的报刊厅、休闲椅……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家具”为美丽的城市景观进一步增添活力。
体育:华南最大网球中心进驻
新城是2010年亚运会场地之一,昨日开工的萝岗区综合体育馆为亚运会配套的高标准体育场馆,赛后可作为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体育中心。此外,拥有11个网球中心比赛场,19个训练场,属国家甲级体育建筑,建成后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网球中心。
医疗:东部最大三甲医院将启用
明年年底投入使用的中心医院将保证萝岗市民看病方便。拟建的萝岗中心医院可提供600张床位,每日最多可容纳3000人就诊。由中山三院管理并作为其分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诺自合作医院正式运营之日起5年内,把合作医院初步建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此外,在荔红路以南,水西环路以东,还将建造一个基层综合医院,为市民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
交通:高速路地铁“助威”新城
为解决38万人口的交通问题,有关部门为萝岗新城精心设计了立体交通解决方案。
1.未来萝岗新城将有“三横一纵”的高、快速公路网解决快速通行问题:广惠高速、广汕公路经过萝岗区,通过立交连接开创大道,实现与区内道路互通,与萝岗新城取得联系。北二环纵穿新城中部,北接华南快速干线,直通白云国际机场,向南联系番禺。
2.目前已建成的开创大道将三个组团联成一体。今后,“五横+七纵+半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将确保城内“经脉通畅”。
3.四条轨道线+电车为新城“提速”:萝岗新城享有4条轨道线穿行的“特别待遇”: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以及外围衔接线R1号线、原7号线与4号线联络线,在萝岗新城内共设置10个站,分别为朱吉站、科城站、暹岗北站(换乘枢纽)、线坑站(换乘枢纽)、萝岗站、元贝站、长安站、黄陂站、孟田站、香雪公园总站。胶轮式便捷电车系统有4条便捷电车线路与地铁衔接。此外,在西起大观路,东达香雪公园的范围内,市民都可以轻松乘坐快速公交系统(BRT)抵达沿线各站点,并可以在萝岗新城枢纽站换乘地铁。
环保:2010年前用上太阳能
2010年前萝岗中心区将用上太阳能!在区内将全面实行集中供冷、分质供水,采用新型节能节水建筑材料和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并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包括采用太阳能LED路灯系统等。集中供冷站可节省三至四成的电费。
打造穗东文化部落
萝岗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南宋年间建设的玉岩书院、钟氏大宗祠、北帝庙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还有旧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以及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传统村落塘头村。未来3年内,依托区内浓郁的高科技氛围和具有千年沉淀的岭南特色,萝岗新城东部将崛起一座既古色古香,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文教园”。
三大园区从西向东依次分布 三组团连为一体打造中心区
文教园区有基础教育园区、民俗文化园区和自然历史文化园区三部分。园区的三大组团,将呈“串珠状”从西向东依次布开。西部组团为基础教育园区,包括南岗河两岸的玉岩中学、市91中、香雪小学以及拟建的少年宫、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中部组团为民俗文化园区,由塘头村岭南水乡展示区、文化商业街和文化广场三部分构成,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和活动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现岭南风貌的综合园区。东部组团为自然历史文化园区,以香雪公园为主体景观结合民俗博物馆、香雪公园配套区、梅花世界和十里梅林着力打造极具岭南特色的香雪公园景区,再现旧羊城八景昔日风采。
科学城中心区、萝岗中心区、文化教育园区3个组团在空间上已经连为一体,形成东西向的带状区域,东西向长约10公里。
基于这一现状,开发区管委会、萝岗区政府提出“将西起科学城、东到萝岗香雪公园10公里地带打造成萝岗新城中心区”的发展战略。
1984~1992年 9.6平方公里
1992~1998年 61.7平方公里
1998~2002年 95.73平方公里
2002~2004年 215.5平方公里
2005年 393平方公里
科技人员公寓
广州科技人员公寓位于南岗河以东,开创大道以北,笃学一横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3995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
其主要目的是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满足在科学城工作的外籍人士、港澳台侨胞、留学归国人员及科技人员、专家学者等住宿的需求。
园区还将以塘头村岭南水乡为依托,建设艺术社区中心,成为艺术家居住、工作的主要区域。将画廊、美术馆、工作室、艺术培训机构、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汇集起来,逐步发展为一个艺术“部落”。
开发区、萝岗区23年越长越大
从1984年成立广州开发区至今,23年中经历了7次空间扩张:1984年,开发区西区开始建设;1992年,保税区开始建设;1992年,东区开始建设;1993年,永和开发区开始建设;1998年,科学城开始建设;2002年广州市政府将白云区萝岗镇、黄陂农工商公司、岭头农工商公司和天河区玉树村以及黄埔区笔岗村划给广州开发区,开发区用地基本连成一片;2005年,广州市正式设立萝岗区,由原广州开发区的管辖范围、受委托的管辖范围和原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管理区、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管理区共同组成。
同时,在1998年~2004年,开发区开始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而在开发区、萝岗区营造地区中心的规划经过了4次跨越:
2002年
规划建设科学城中心区
科学城西起大观路、东到北二环路、北至广汕公路、南达广深高速公路,总面积为44.87平方公里。科学城中心区位于科学城中部,总用地面积56.8公顷。科学城中心区于2001年9月启动建设,目前中心区骨架路网已经基本形成,一批国家,省、市和区级科技研发孵化设施已经建成使用,同时还有皇冠假日酒店、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和美国人学校已基本建成。
2005年
规划建设萝岗中心区
公共服务中心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
为了落实广州城市空间“东进”战略,实现广州东部地区全面发展,萝岗区在2005年编制了《广州市萝岗区区域发展规划》。在2005年7月,开展广州市萝岗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
萝岗中心区位于萝岗区中部、广州科学城东北、东二环以西的412公顷的区域内。中心区将是集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居住、商业配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行政管理和综合服务中心。
2007年 规划建设文化教育园区
为了实现萝岗区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发展策略,加大软环境的建设力度,2006年11月22日,凌伟宪常务副市长提出打造萝岗文化教育区的规划设想;2007年2月28日,薛晓峰书记对落实文化教育园区规划建设作进一步的指示;2007年1月,广州市萝岗区城市规划信息编研中心委托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萝岗区文化教育园区专项规划》。2007年3月22日,薛晓峰书记主持会议审定规划成果,原则同意《文化教育园区专项规划》,会后成立了文教园区项目组。
萝岗文化教育园区位于萝岗中心区东部,西以北二环高速公路为界,东至香雪公园,西北至狮子山、麒麟山山脚,东北至香雪路;西南至开塑大道,东南至荔红路(启学路),为一东西走向的狭长带状区域,东西向长约4.1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25平方公里。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岭南古镇的基础上,旨在建设成为服务萝岗、面向广州、走向全国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岭南文化发展与传播、旅游观光为主体的新兴地区。
南通职业大学地址在哪里,哪个城市,哪个区?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南通职业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
主校区: 江苏 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9号
海门校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广州路511号
学校简介
南通职业大学始建于1973年,坐落在江海交汇、紧邻 上海 、物阜民安、人文荟萃的长三角北翼,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置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全国为数不多涵括学历教育、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于一身的职业院校。
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药品与环境工程、建筑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 艺术 设计、经济管理、国际合作教育(外国语)、技师、海门、继续教育、马克思主义等12个学院。学校专业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管、艺并举”的专业格局,现有50多个专业,其中国家“ 双高计划 ”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政府立项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示范建设重点专业(群)4个。学校现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省级精品(重点)教材26部,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学校开创性提出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课堂与车间、科研与生产、 实习 与 就业 、培训与工种、老师与师傅、校长与厂长”八个对接的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上世纪80年代学校实施的“早期挂钩、定向推荐”模式,被誉为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第一单”。学校是南通建筑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先后与南通建工、中航高科、罗莱家纺、林洋电子、中兴通讯合作共建南通华夏建筑工程学院、南通科技机械学院、罗莱商学院、林洋电子学院以及中兴通讯互联网学院,与中兴通讯、上汽通用、阿里巴巴、施耐德等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培训学院和施耐德电气南通培训中心,与江山农化、江苏龙信、国核维科、万洲石化等大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有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通分中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通州湾江海联动发展研究院、南通市新材料政产学研协作基地、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通商研究所”,拥有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预处理及回收、预制式装备建筑施工技术等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及保温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催化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建筑工程、精细化工、楼宇弱电、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环境检测等7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
什么明确规定国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24条规定,国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科技保密能力建设,保障重大技术和工程的安全。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并以此为主线,统领全部科技工作。
首先,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以关键领域的突破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重大专项是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跃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部门、各地方密切配合,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等各方面通力合作,集成力量共同推动,以确保重大专项目标的实现。
第二,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把攻克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特别要抓好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重点科技工作,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技术开发和集成示范。力争在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交通、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第三,加强农村科技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积极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四,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撑。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大新药创制力度,加强疾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五,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统筹兼顾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和自由探索研究,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在信息、生命、纳米等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第五条 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国家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国家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